最近的小麥市場這叫一個熱鬧。
先是跌了有月余的小麥終于止跌上漲了,但是漲了也就一周左右就又跌了,然后這兩天,小麥又飄飄悠悠地漲起來了。
漲多高先不說,但是市場情緒可就一下被點燃了,好像小麥終于要反轉了。
但大概小麥自己也想說一句,“熱鬧是你們的,我什么也沒有”。
因為漲雖然是漲了,但是仔細看上漲的幅度,很小,或者說聊勝于無。
有人說,這是不是又是“套路”啊?
這回倒不一樣,但有一點卻是一樣的,那就是小麥依然漲不動,熱鬧過后,可能還得回歸老樣子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
小麥市場看似熱鬧,但這個熱鬧都是表面的。
比如,小麥的再次上漲,面粉需求不是主要推手了,換成誰了呢?
換成了麩皮。
麩皮咋了?
自然是漲了。
麩皮的上漲源于兩方面原因:
一個是飼料企業確實有一定低位補庫的需求。畢竟豬是要吃糧的,飼料也在消耗,低庫存低到一定程度也要補補庫存。
但這并不是主要原因,主要原因則是豆粕突然漲價了。
眾所周知,今年的豆粕就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樣,提不起精神來,不僅漲不動,而且連3000元/噸的大關也守不住,一下掉到了2800元。
雖然我們之前分析,豆粕跌破3000元以后,底部支撐變強,但是支撐和上漲這畢竟是兩個概念,所以豆粕雖然暫時撐住了,但是想要上漲依然是前路漫漫。
但是,最近這個契機就來了。
之前美豆持續釋放利空,全球大豆也不斷探底,但大概是跌的時間過久了,近日就突然來了一個超跌反彈。
而市場的敏感度遠超想象,這邊美豆剛一反彈,國內豆粕市場就動作起來了,也馬上作出了反彈的效應。
補庫加反彈,于是豆粕就這么漲起來了。
這一漲不要緊,本來死氣沉沉的市場一下精神了,于是麩皮也借風上漲,于是也就再次傳導到了小麥的身上。
不過,但凡是經歷了前兩年市場的大風大浪,最后還存活下來的,肯定也不是傻白甜,對于這波豆粕及麩皮的上漲其實也謹慎著呢。
漲是漲了,但是能漲多少?
不好說。
但是預備動作也做起來,于是就有了提價的行情,至于提多少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但在觀觀看來,別看小麥市場一驚一乍的,但結果可能依然是個煙花效應。
什么是煙花效應呢?
就是煙花燃放時,確實好看,也激動人心,但是放完也就放完了,天空依然回歸平靜。
因為小麥的上漲之路依然十分艱難。
而我們之前也說過,這個難點并不在于面粉需求上,而在于飼料需求上。
很多人盯著面粉需求,其實面粉需求掀不起多大風浪,但是飼料需求呢,可以說被玩壞了。
生豬養殖經過連續十幾個月的去化以后,產能已大幅下降,但這并不是關鍵,關鍵是產能下降了,豬價也上漲了,但是市場變得十分謹慎,或者說是膽怯。
即使有需求,也不敢大量采購,像擠牙膏似的一點兒點兒往出擠,連玉米、豆粕都跌成了一團,更別說小麥這個候補隊員了。
所以,小麥想大量進入飼用領域就是難上加難。
進不去就只能在面粉需求圈里待著,但是面粉需求基本就那么多,也消化不了這么多小麥,所以小麥依然是供大于求,這也是為什么今年開啟了小麥的增儲。
雖然有增儲托著,小麥在底線之上徘徊,但是也只能到這兒了,再向上的動力依然不足。
所以煙花效應過后,市場又將回歸平靜。